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回复: 0

[仪陇县思德镇] 人才振兴:仪陇县思德镇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乡村振兴人才筑基、科技赋能的振兴之路

[复制链接]

675

主题

3

回帖

243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38
发表于 2025-10-13 21: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才振兴:仪陇县思德镇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乡村振兴人才筑基、科技赋能的振兴之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中,仪陇县思德镇以皇柏贡粮为核心,依托皇柏贡粮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技术支撑,通过“农技培训+人才引进+文化浸润”三位一体模式,走出了一条人才驱动、科技引领、生态优先的产业振兴新路径。这一实践不仅契合《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政策导向,更为丘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思德样本”。
一、人才筑基:农技培训锻造新型职业农民
思德镇与皇柏贡粮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度合作,构建了“理论教学+田间实操+数字溯源”的全链条培训体系,培育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 标准化技术输出
    研究院专家团队针对皇柏贡粮种植特性,研发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农药”的双减技术包。通过农技培训班,向农户传授“稻-鸭-鱼”共生系统、黄精林下仿生态种植等模式。例如,2025年思德镇皇柏贡粮产业园应用智能灌溉系统后,节水率达40%,亩均成本降低200元;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的花椒园,农药残留量降至国标的1/3,产品溢价率提升25%。
  • 数字化溯源管理
    引入区块链技术,建立“从种子到餐桌”的全流程追溯体系。农户通过手机APP上传种植数据,消费者扫码可查看贡粮的土壤检测报告、施肥记录、加工流程等信息。这一创新被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规划》的典型案例,推动思德镇贡粮溢价率提升25%,2025年全镇农业数字化覆盖率达80%。
  • 跨区域经验共享
    借鉴山西芮城县世杰粮食种植合作社“中化现代农业合作模式”,思德镇组织农户赴祁县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学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将“耕耘者”振兴计划中的专题讲座、现场研学等形式本地化。培育出9名“土专家”“田秀才”,其中5人获得农民技师职称。

二、人才引进:生态种植领域的高端智力集聚
思德镇通过“柔性引才+项目制合作”模式,引进一批生态种植领域的高端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 青年人才创业扶持
    设立乡村振兴人才基金,支持青年返乡创业。

三、文化浸润:皇柏贡粮图书室构建知识共享平台
思德镇以皇柏贡粮图书室为载体,打造“农业知识库+文化交流站+技能培训点”三位一体的文化空间,为产业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 专业化图书资源建设
    图书室藏书1300册,涵盖生态种植、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领域,其中《有机农业技术手册》《智慧农业应用案例》等书籍成为农户“充电宝”。
  • 农民夜校创新实践
    举办“农民夜校”,邀请农技专家、电商达人开展实操培训。例如,2025年开展的“直播带货技巧”“农产品品牌打造”课程。

四、政策赋能:国家战略下的思德实践
思德镇的产业振兴实践,深刻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落地生根:
  • 《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通过农技培训、人才引进、创业扶持等措施。
  •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规划》:皇柏贡粮产业园被纳入“天府粮仓”丘区样板区。
结语:人才振兴的思德启示
从农技培训的“田间课堂”到人才引进的“人才工作站”,从图书室的知识共享到电商服务的数字赋能,思德镇以人才振兴为支点,撬动了产业振兴的全链条升级。这一实践表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的振兴——只有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才能让广袤乡村成为创新创造的热土。未来,思德镇将继续深化“人才+科技+文化”融合模式,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丘区方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贡粮仓【官方】 ( 京ICP备202301680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1 05:02 , Processed in 0.026514 second(s), 21 queries .

中贡粮仓

官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