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振兴:仪陇县思德镇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绿色基因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中,仪陇县思德镇以“张思德精神”为文化内核,将生态振兴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通过“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的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创新路径。这一实践不仅契合《关于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更为丘区农业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振兴样本。 一、生态保护的系统性重构:从单点治理到全域管控思德镇立足“秦巴山区生态屏障”定位,构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体系,形成生态保护的立体化网络: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严格落实耕地“以补定占”制度,将1200亩撂荒地复垦为高标准农田,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技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0.8%,化肥使用量减少30%。2025年,全镇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高0.5等,粮食单产稳定在600公斤/亩以上。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实施“思德水库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使水库水质从Ⅲ类提升至Ⅱ类。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成高效节水农田3000亩,年节水达120万立方米。 森林生态系统修复
对全镇2.1万亩森林实施分类经营,在韩家湾村建设“张思德精神纪念林”,种植柏木、香樟等乡土树种5万株,使森林覆盖率从42%提升至45%。2025年,全镇林业碳汇交易收入突破50万元。
二、绿色产业的融合性发展:从传统农业到生态经济思德镇以生态资源为依托,推动“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生态+电商”的深度融合,构建起绿色产业新体系: 三、环境治理的协同性创新:从政府主导到群众共治思德镇构建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环境治理新模式,形成生态振兴的强大合力: 结语:生态振兴的时代答卷从张思德故居的生态修复到有机农场的绿色发展,从智慧环卫的智能管理到村规民约的文化浸润,思德镇以生态振兴为引领,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赋能、绿色产业支撑、群众共同参与”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一实践表明,乡村振兴的生态振兴,既要坚守生态保护的红线,更要构建生态与产业、文化、治理的深度融合机制。未来,思德镇将继续深化“生态+”发展模式,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丘区方案”,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红色土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