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振兴:仪陇县柳垭镇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品牌振兴为引擎,铸就乡村振兴新标杆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中,品牌振兴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文化输出的“扩音器”、生态价值的“转化器”。仪陇县柳垭镇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立足“皇柏千年守护”的生态底蕴,深度挖掘“紧邻朱德故里、张思德故里”的红色文化基因,通过“品牌强农、品牌富民”的实践路径,将“皇柏”品牌打造成“生态粮仓”的金色名片,走出了一条“品牌引领、三产融合、生态赋能”的乡村振兴新路。 一、顶层设计:品牌战略与国家政策的同频共振国家《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品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强调“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柳垭镇严格遵循这一导向,将品牌振兴纳入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品牌共建机制。皇柏贡粮合作社以“皇柏”品牌为核心,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级品牌架构:以“柳垭皇柏”为区域公用品牌统领全域产业,以“皇柏贡粮”为企业品牌聚焦主粮产业,以“皇柏贡米”“皇柏菜籽油”等为产品品牌深耕细分市场,形成“母子品牌”协同发展的格局。这一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培育提升农业品牌”的要求高度契合,更与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部署同向同行。 二、价值挖掘:生态基因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皇柏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生态绿色”与“红色文化”的双重赋能。在生态维度,合作社依托“皇柏贡粮产业园”亩生态种植基地,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双替代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至3.2%,获“全国生态农场”认证。皇柏贡米凭借“粒形整齐、晶莹透明、口感香醇”的品质,获评“中国好粮油”产品,溢价率达40%。在文化维度,柳垭镇紧邻朱德故里、张思德故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合作社将“两德精神”融入品牌叙事,开发“红色贡粮”系列文创产品,如印有朱德诗词的贡米包装、张思德故事插画的菜籽油瓶身,实现“产品即文化载体”的转化。这种“生态+文化”的双重价值挖掘,使“皇柏”品牌不仅成为“舌尖上的安全”,更成为“精神上的传承”。 三、传播创新:全域营销与数字赋能的立体网络品牌振兴的关键在于“出圈”“破圈”。皇柏贡粮合作社构建“线上+线下、传统+数字”的全域营销体系:线下通过“皇柏贡粮体验店”进驻成都、重庆等城市商超,举办“贡粮文化节”“红色农耕体验营”等活动;线上则依托电商平台开设“皇柏旗舰店”,运用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新媒体手段讲述品牌故事,如“皇柏贡米的前世今生”“老农谈生态种植”等系列短视频播放量破千万。更创新“数字孪生品牌馆”,通过VR技术还原皇柏贡粮的种植、加工全流程,让消费者“云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路品质管控。这种立体传播网络使“皇柏”品牌知名度在川东北地区提升至85%,复购率达65%,成为“川字号”农产品品牌的代表。 四、生态赋能:绿色标准与循环经济的品牌支撑生态振兴是品牌振兴的根基。柳垭镇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通过“高标准农田+黑土地保护”双轮驱动提升耕地质量,2023年建成高标准农田6.6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75。合作社更创新“秸秆—食用菌—有机肥”循环产业链,年处理秸秆,生产有机肥,实现“种植—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这种“生产清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方式,不仅为“皇柏”品牌提供了生态品质背书,更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获评“四川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 五、长效保障:政策协同与品牌保护的制度护航品牌振兴需要制度保障。柳垭镇建立“品牌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力量,开展“皇柏”品牌专项保护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同时,推行“品牌授权使用”制度,对符合“生态种植、绿色加工、质量追溯”标准的合作社成员授予“皇柏”品牌使用权,形成“品牌共建、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在政策协同方面,严格落实奖补政策,用于品牌宣传、渠道拓展、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这种“保护+激励”的双重制度设计,为“皇柏”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结语
从“皇柏贡粮”的生态品质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从“全域营销”的创新实践到“绿色标准”的制度保障,仪陇县柳垭镇以品牌振兴为引擎,不仅实现了“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品牌、品牌变名牌”的华丽转身,更探索出一条“品牌强农、品牌富民、品牌兴镇”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柳垭镇的品牌振兴实践,正是这一论断的生动诠释与有力践行,必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更强劲的品牌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