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回复: 0

[仪陇县永乐镇] 生态振兴:仪陇县永乐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碧水绕镇兴永乐 生态筑梦绘新篇

[复制链接]

675

主题

3

回帖

243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38
发表于 2025-10-18 17: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态振兴:仪陇县永乐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碧水绕镇兴永乐 生态筑梦绘新篇
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乡村振兴的生态实践
在川北丘陵的翠色画卷中,仪陇县永乐镇以“天然水乡”的生态禀赋,在乡村振兴的壮阔蓝图上勾勒出生态振兴的生动笔触。这里,河网密布的湿地、古木参天的皇柏林、四季常青的稻田,不仅承载着“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智慧,更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基层落地的鲜活注脚。永乐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实践,正是这一思想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微观缩影,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价值。

一、思想领航:以生态智慧铸就振兴之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论断。永乐镇的生态振兴实践,正是对这一思想的忠实践行。镇党委以“两山”理论为指引,将生态保护写入村规民约,在皇柏古道旁设立生态教育长廊,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合作社在贡粮种植中推行“稻鱼共生”生态模式,既守护了千年贡粮的纯正基因,生动诠释了“保护就是发展”的辩证逻辑。这种思想引领,使永乐镇从“被动环保”转向“主动发展”,让生态振兴成为全镇人民的共同追求。

二、实践创新:以生态产业激活振兴之脉
永乐镇的生态振兴,不是简单的环境治理,而是构建“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体系。合作社依托天然水乡的优质水源,打造“永乐贡米”地理标志产品,通过有机种植、冷链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升级,更令人瞩目的是其“生态银行”创新模式:将零散林地、农田折价入股,通过生态资产证券化吸引社会资本,建成千亩生态茶园和百亩湿地公园,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这种创新,让永乐镇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培育出生态旅游、有机农业、林下经济等新业态,真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特色路径。

三、制度保障:以生态治理筑牢振兴之基
生态振兴的持久力,离不开制度保障。永乐镇建立“河长+林长+田长”三长联动机制,在全县率先推行“生态积分制”——村民通过参与垃圾分类、护林巡田可兑换生活用品,让生态保护成为看得见的实惠。同时,创新“生态补偿+产业扶持”政策组合,对生态旅游从业者提供低息贷款,形成“保护者受益、受益者保护”的良性循环。这些制度设计,使生态振兴从政府主导转向全民参与,从短期行动变为长期自觉,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四、文化传承:以生态基因厚植振兴之根
生态振兴的深层逻辑,是文化传承。永乐镇深挖“皇柏贡粮”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古柏树下设立“生态讲堂”,邀请非遗传承人讲述贡粮种植技艺,让千年农耕智慧焕发新生。合作社将传统“春耕秋收”仪式与现代生态旅游结合,开发“贡粮文化体验游”,使游客在参与插秧、收割中感受生态智慧,这种文化传承,不仅让生态振兴有了历史厚度,更培育出新时代农民的生态素养,使“天人合一”的哲学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站在永乐镇皇柏古道旁,望着连片的生态稻田与远处青翠的群山,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更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永乐镇的探索证明:生态振兴不是简单的环境治理,而是思想引领、产业创新、制度保障、文化传承的系统工程。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当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乡村振兴的生态篇章必将书写出更加壮丽的画卷。这,正是永乐镇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在生态振兴的道路上,唯有守正创新,方能行稳致远,让生态之美永驻人间,让振兴之梦照进现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贡粮仓【官方】 ( 京ICP备202301680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1 05:02 , Processed in 0.024984 second(s), 21 queries .

中贡粮仓

官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