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主要涵盖了以下方面: 一、总体要求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农业再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但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因此,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二、具体措施- 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同时,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菜、花生扩种潜力,支持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并推动棉花、糖料、天然橡胶等稳产提质。
- 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做好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促进平稳发展。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稳定基础产能,并落实灭菌乳国家标准,支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
- 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确保省域内年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持续整治“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同时,加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南方酸化退化耕地治理,以及传统梯田保护。
- 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并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
- 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预报,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建设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全面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作。
- 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等。同时,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
- 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综合施策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市场供需。严厉打击农产品走私等违法行为,加强口岸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加快建立粮食和大食物统计监测体系,并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扎实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提倡健康饮食,推广减油减盐减糖和全谷物等膳食。
-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及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纳入帮扶。
- 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研究制定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开发式帮扶。
- 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清查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建立统一的资产登记管理台账。制定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办法,健全资产形成、确权移交、管护运营、收益分配等全程监管制度。
-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同时,加快构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三、保障措施为确保上述措施得到有效实施,意见还提出了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等要求,旨在通过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综上所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而深入的措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