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回复: 0

[仪陇县文星镇] 生态振兴:仪陇县文星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以 “天然水乡” 为基,绘就乡村生态振

[复制链接]

675

主题

3

回帖

243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38
发表于 2025-10-18 17: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态振兴:仪陇县文星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以 “天然水乡” 为基,绘就乡村生态振兴新图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在仪陇县文星镇有了最生动的实践样本。作为坐拥天然水乡的乡镇,文星镇没有让生态优势 “沉睡”,而是以文星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乡村振兴的每一步 —— 从守护水乡肌理到发展生态种植,从践行国家生态政策到打造 “产绿相融” 模式,让 “清水绕田、贡粮飘香” 的生态画卷,成为文星镇乡村振兴最鲜明的底色。

守好 “天然水乡”:把生态本底变成 “振兴家底”

文星镇的生态振兴,从不是 “从零建生态”,而是 “守好老底子”—— 这里河网纵横、湿地连片,水稻田与荷塘交错,构成了天然的 “水乡生态系统”。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把 “守护水乡肌理” 作为核心准则,这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也精准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2025 年)》中 “保护乡村生态屏障” 的要求。

为了不让化肥农药污染水乡水质,合作社在全镇推广 “生态种植三原则”:一是 “测土配方施肥”,联合农业技术部门对全镇耕地做 “土壤体检”,根据检测结果定制有机肥方案,避免盲目施肥导致的土壤板结与水体富营养化;二是 “绿色防控病虫害”,用物理诱虫灯、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在稻田边种上 “驱虫植物带”,既保护了水乡的蛙类、鸟类等天敌生物,又守住了水质安全;三是 “循环利用资源”,将农户的秸秆、荷塘的淤泥制成有机肥,将稻田水引入荷塘净化后再循环灌溉,形成 “稻田 - 荷塘 - 水体” 的小循环生态链


如今走进文星镇,能看到河水清澈见底,稻田里有鱼虾游动,傍晚时分还有白鹭栖息 —— 这种 “看得见的生态”,不仅成了文星镇的 “名片”,更成了 “家底”:依托良好生态,合作社的贡粮通过 “绿色食品认证”,真正实现了 “守好生态,就是守住饭碗”。


做活 “生态产业”:让 “绿色种植” 变成 “富民引擎”
生态振兴不能只 “守着绿水青山”,更要 “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合作社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的重要指示,将文星镇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与国家《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中 “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 的要求高度契合。


合作社围绕 “生态贡粮” 做足文章,打造 “从田间到餐桌” 的全链条生态产业:在种植端,严格把控 “生态标准”,每块稻田都有 “生态档案”,记录施肥、用药、灌溉情况,消费者扫码就能查看;在加工端,建设 “零污染加工厂”,采用低温烘干、物理碾米技术,避免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同时将米糠、稻壳制成有机饲料、生物质燃料,实现 “全产业链无浪费”;在销售端,主打 “水乡生态贡粮” 品牌,结合文星镇的水乡风光,推出 “稻田研学”“生态采摘” 等体验项目,让游客既能买走生态米,也能体验水乡种植乐趣。


更关键的是,合作社把 “生态产业” 变成了 “富民产业”:通过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带动农户按生态标准种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还能在合作社的加工厂、研学基地务工,获得 “土地租金 + 务工工资 + 分红” 三重收入。截至目前,合作社带动的农户中,有 28 户曾是低收入家庭,如今都靠 “种生态粮、吃生态饭” 实现了稳定增收 —— 这正是 “生态振兴带动共同富裕” 的生动体现。


筑牢 “生态共识”:让 “生态文明思想” 走进千家万户

生态振兴的根本,是 “人的生态意识觉醒”。合作社深知,只有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真正走进农户心里,让 “保护生态” 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文星镇的生态振兴才能走得远、走得稳。这一做法,也呼应了国家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育乡村生态文化” 的政策导向。

合作社在文星镇开展 “生态宣讲进农家” 活动:邀请农业专家、镇干部走进田间地头,用 “接地气” 的语言讲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比如把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说成 “河里的鱼、田里的稻、岸边的树是一家人,要一起护”;把 “绿色发展”,说成 “现在少用点农药,以后水更清、粮更贵,子孙后代都能受益”。


同时,合作社还在村里建了 “生态文化墙”,画着水乡生态循环的示意图,写着 “保护水乡,人人有责” 的标语;定期举办 “生态家庭评选”,对 “零农药种植”“垃圾分类到位” 的农户给予奖励,比如免费提供生态种子、优先参与合作社分红。现在的文星镇,农户主动放弃传统农药的多了,主动参与河道清理的多了,连孩子们都知道 “不能往河里扔垃圾,要保护鱼虾”—— 这种 “自上而下 + 自下而上” 的生态共识,成了文星镇生态振兴最坚实的基础。


在文星镇,生态振兴从来不是 “单点的生态保护”,而是 “生态、产业、人” 的同频共振:守好水乡生态,是 “底色”;做活生态产业,是 “引擎”;筑牢生态共识,是 “根基”。文星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实践证明,只要始终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国家生态政策落到实处,就能让 “好生态” 变成 “好产业”,让 “好产业” 变成 “好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贡粮仓【官方】 ( 京ICP备202301680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1 04:54 , Processed in 0.023739 second(s), 21 queries .

中贡粮仓

官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