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回复: 0

[仪陇县立山镇] 生态振兴:仪陇县长胜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红韵立山铸魂 绿脉绵延兴镇——以生态红韵擘画乡村振兴新范式

[复制链接]

675

主题

3

回帖

243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38
发表于 2025-10-18 18: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态振兴:仪陇县长胜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红韵立山铸魂 绿脉绵延兴镇——以生态红韵擘画乡村振兴新范式

在川北丘陵的翠色褶皱中,立山镇以“立山老母”的千年传说为脉,以红色文化为魂,以天然水乡为基,正书写着生态振兴的红色篇章。这里,碧波荡漾的天然水网与青松翠柏的皇柏林相映,红军长征遗迹与生态茶园共生,不仅诠释着“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智慧,更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红色基因交融的鲜活样本。长胜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实践,正是这一思想在革命老区落地的创新注脚。


一、思想铸魂:红绿交融的生态智慧新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立山镇被赋予红色内涵。镇党委创新“红色讲堂+生态课堂”双轨宣讲模式,在红军烈士纪念碑旁开设“两山论坛”,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生态篇章与立山老母“护林济世”的民间传说结合,让“生态优先、红色传承”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红色故事会”“生态家训征集”等活动,将“保护生态就是守护红色根脉”的认知转化为“红绿共融”的行动自觉。这种思想引领,使立山镇从“红色文化保护地”升级为“生态振兴示范区”,让革命精神与生态智慧同频共振。

二、产业破局:红色IP赋能的生态经济新范式
立山镇突破传统生态产业模式,首创“红色生态经济带”建设。以红军长征路线为轴,串联“立山老母”传说景区、皇柏贡粮基地、生态湿地公园,打造“重走长征路·寻访老母林”红色生态旅游线路,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2.3万元。更值一提的是其“红色生态资产证券化”探索——将红军烈士故居、古柏林等红色资源与生态资源捆绑开发,通过“红色生态信托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建成集红色教育、生态体验、有机农业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园区,实现红色文化价值向生态经济价值的直接转化。

三、制度革新:红绿共治的生态治理新机制
生态振兴的持久力需要制度创新支撑。立山镇首创“红色生态积分制”,将村民的生态保护行为与红色文化传承挂钩:参与红军烈士故居维护可获双倍积分,传承立山老母护林故事可获特别积分,积分可兑换有机肥、红色文创产品等。同时推行“红色生态补偿”政策,对在红色遗址周边从事生态种植的农户给予补贴,对开发红色生态旅游项目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构建起“红色传承—生态保护—经济反哺”的闭环机制。这些制度设计,使生态振兴从政府主导转向“红色引领、全民参与”的新格局。

四、文化共生:红绿交织的生态基因新传承
立山镇深挖“红色文化+立山老母传说”的双重文化基因,打造“红绿共生”的文化传承体系。在古柏树下设立“红色生态传承所”,邀请老红军后代讲述革命故事,同时由非遗传承人教授古法种植技艺;开发“红色贡粮文化体验游”,游客可参与红军餐制作、古柏认养等活动,在劳动中感悟“红色精神+生态智慧”的双重魅力。这种文化传承,不仅让生态振兴有了历史厚度与红色温度,更培育出新时代农民的“红绿素养”,使“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红色江山”的朴素认知转化为持久行动。


站在立山镇的观景台上,远眺红军烈士纪念碑与连片生态稻田交相辉映,近观立山老母传说雕塑与古柏林相映成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更是生态文明思想与红色文化交融的生动实践。立山镇的探索证明:生态振兴不是简单的环境治理,而是思想引领、产业创新、制度保障、文化传承的系统工程,更是红色基因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同频共振,当红色文化为生态振兴注入灵魂,乡村振兴的生态篇章必将书写出更加壮丽的红色传奇。这,正是立山镇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在生态振兴的道路上,唯有红绿共舞,方能行稳致远,让红色江山永固,让绿色生态长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贡粮仓【官方】 ( 京ICP备202301680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1 04:54 , Processed in 0.025459 second(s), 21 queries .

中贡粮仓

官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