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回复: 0

[仪陇县文星镇] 产业振兴:仪陇县文星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产业振兴为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复制链接]

675

主题

3

回帖

243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38
发表于 2025-10-19 11: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产业振兴:仪陇县文星皇柏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产业振兴为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川北丘陵深处的仪陇县文星镇,一场以产业振兴为引擎的乡村振兴实践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文星镇贡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皇柏”系列产业园为载体,构建起“五园联动”的现代特色农业体系,不仅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更探索出一条政策引领、科技赋能、生态惠民的产业振兴新路径,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一、政策引领,筑牢产业振兴四梁八柱
文星镇的产业振兴实践始终紧扣国家战略脉搏。合作社严格遵循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总体要求,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在“皇柏贡米产业园”建设中,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将零散丘陵地整合为集中连片的“吨粮田”,配套智慧灌溉系统和土壤墒情监测网络,使水稻单产提升20%以上。同时,合作社积极响应四川省委“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号召,打造“皇柏黄精中药材产业园”,采用“林药套作”生态种植模式,既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又保障了药材道地性,被纳入四川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库。


二、科技赋能,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走进“皇柏柑橘产业园”,数字农业的智慧图景跃然眼前。合作社引入物联网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通过部署气象监测站和病虫害预警系统,柑橘园的农药使用量减少35%,优质果率提升至92%。在“皇柏核桃产业园”,科研人员与西南大学合作研发的矮化密植技术,使核桃树提前两年进入盛产期。更令人瞩目的是“皇柏花椒产业园”的创新实践,合作社独创的“花椒—魔芋”立体套种模式,在花椒树下种植喜阴魔芋,实现“一地双收”,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丘陵地区农业增效的标杆案例。


三、生态优先,构建绿色发展价值链条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文星镇的产业振兴之路始终贯穿绿色发展理念。“皇柏黄精中药材产业园”采用“药—肥—饲”循环经济模式,将药材加工废料转化为有机肥料,反哺农田生态;“皇柏贡米产业园”推行稻鱼共生系统,每亩水田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同时,额外产出生态稻鱼。这种生态优先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更催生出可观的生态效益。据四川省农科院监测,文星镇土壤有机质含量三年提升15%,水土流失率降低40%。


四、机制创新,打造共建共享新格局
合作社探索的“三金”利益联结机制堪称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在产业园务工赚取“薪金”,参与合作社分红得到“股金”,形成“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就业得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的立体收益模式。这种“农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的改革实践。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人才振兴的良性循环,合作社与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培育出“土专家”“田秀才”,其中多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认证,这些“新农人”不仅成为产业园的技术骨干,更在抖音等平台开设“皇柏农品”直播间,让文星镇的贡米、柑橘等产品远销全国。


五、融合发展,拓宽乡村振兴新路径
文星镇的产业振兴并非孤立发展,而是注重与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融合。例如,“皇柏柑橘产业园”结合周边自然景观,开发了柑橘采摘、乡村民宿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合作社还注重挖掘和传承当地的农耕文化,通过举办农耕文化节、开设农耕文化展览馆等方式,让游客在体验乡村旅游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文星镇的产业振兴实践印证了一个深刻道理: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产业复制,而是需要立足乡土、激活内生、三产融合的系统工程。当“皇柏”系列产业园的硕果缀满枝头,当合作社的分红喜报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业振兴的丰硕成果,更是一个个关于政策落地、科技赋能、生态惠民、机制创新的鲜活故事。这些故事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为广袤乡村注入澎湃动能,更昭示着中国乡村振兴的光明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贡粮仓【官方】 ( 京ICP备2023016800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1 01:19 , Processed in 0.021360 second(s), 21 queries .

中贡粮仓

官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